古往今来,人们对法官赋予了很高的期望,他们用公平、正义、睿智、淡定、博学、铁面无私等词汇勾勒法官的形象,在西方有句谚语,意思是说法官是仅次于上帝完美的人,铁肩挑正义、浩气满乾坤成了法官的形象。从这些词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法官这个职业是多么的光荣,同时,也深深感受到这个职业不比寻常的、沉甸甸的责任。
今天,我想用另外的词汇、从另一个视角去勾画法官的形象,展示法官这个普普通通而又不平凡的群体形象,展示新时期人民法官身上凝结的职业特性,他们身上,体现了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民主与法治建设的光辉历程。也许,下面的描述并不很准确,今天在座的都是我可敬的领导和可亲的同事,那么,就让作为共同法律人的我们,借助今天这个交流的平台,互相切磋,共同探讨吧。
易经中有句话,叫“明象位,立德业”,意思是说,在纷繁多变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定位,然后去立一番有德的业绩。这句话讲得特别好,今天我们用辩证发展的眼光来理解时,也感到非常有意义。对于个人发展来说,可以“明象位,立德业”,那么对于法官这个职业群体来说,是否也适用这句话呢?可以说,党已经给我们定准了位置,那就是,我们是人民的法官”!“人民的”是我们不同于以往以及西方国家的特性,法官是我们的共性,作为共性,办案中,我们要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适用一定的法律规则,而作为特性,要求我们工作中必须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宗旨,无论何时,必须将“人民”二字深刻心里,人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是我们工作最坚强最有力的后盾。定位已准,“立德业”的目标也就明确了。那就是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指导,以全心全意为人民为宗旨,搞好审判工作,不做有损群众利益、有损司法公正的事情。将自己塑造成一名优秀的人民法官,用实际行动搞好审判工作,点滴成海,为社会主义审判事业增砖添瓦。
易经中还有一句话叫“持经达变”,“持经”是指内心所坚持的原则,“达变”指处理事情要达通应变。如果内心没有了“经”,就会成为一个没有原则、没有操守的人,如果只有“经”而没有“变”,就会导致做事呆板僵硬,不能适应实践的需要。用它来概括我们的工作态度与方法,就是指一名优秀的法官,既要能坚守“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律法规”等这些“经”的要求,也需要运用娴熟的工作技巧,调解与审判并用,做好定纷止争、惩恶扬善的审判工作。
如果说兢兢业业、求真务实是人民法官敬业务实的工作态度,那么,从容入世、清淡出尘,则是人民法官恬淡安宁的人生态度。有人说法官应该深居简出,与现实保持一定的距离感,如此才能在内心有一份公正与理性,但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法官如何能体会人的疾苦?有人说法官应该平易近人,要深谙人情世故,但一个过于世故的法官又如何抵御世俗的诱惑?其实,法官的生活无所谓超脱,也无所谓世俗,只要内心有一份正直善良,有一份人文情怀,有一份道德坚守,用人格尊严恪守自己的职业荣誉,持一份从容入世,清淡出尘的人生态度,又何尝不是一个真实而又充实的人生呢?
生于黄土地,就让我们做一名吃苦耐劳、热情奉献的具有黄土地精神的人民法官吧!人民法官,责任与光荣同在,共和国的人民法官,期盼与重托并存;就让在座的你、我、他同行,一起为人民法官这个光荣的称号忠诚努力、无悔奉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