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闪光的案件|法为基情为线 铺就亲情弥合路

  发布时间:2025-07-24 19:09:37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重视亲情的优良传统,在父母与子女之间,更是有“你养我小,我养你老”的铮铮誓言,还有归有光笔下“儿寒乎?欲食乎?”的细微呵护。可岁月流转,难免沟沟坎坎,亲人之间因事生异,看法官如何耐心用心化解矛盾,帮助一家人重新弥合亲情。

拆迁赔了几十万,没让亲人高兴起来
    甲1、乙1老两口育有一子甲2、一女甲3,一家人在一起生活了30多年,一直和和睦睦。2016年,某村整体拆迁。老两口年事已高,没芯Υ聿鹎ú钩ナ乱耍ㄎ懈硕蛹�2进行办理。
    甲2、甲3都已成家,加上儿媳、孙女、外孙女,老两口的户口本上共7人。按照拆迁补偿标准,一家人共计分得房屋4套,拆迁款、安置费及临时补助费等共计50余万元,钱款分批全部打入了甲2的银行账户中。
    由于拆迁补偿款不是一次性打入甲2账户,且时间跨度较长,一家人对具体金额认识有出入,加之4套房屋钥匙未从村里领取,还都在外租房居住,大家心里有了芥蒂。
    村、乡、区三级的调解部门多次努力,但这一家人始终未能达成一致意见。无奈之下,2025年6月,老两口、甲3将甲2诉至法院,要求甲2返还部分拆迁款,分割房屋并领取房屋钥匙。
引导亲人坦诚沟通,法官找准症结所在
    7月9日,这起分家析产纠纷案第一次开庭。老两口年逾古稀,甲2一脸憨厚,甲3患有先天性疾病。庭审现场,没有一个人脸上挂着笑容。
    但在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及最后陈述等庭审环节中,双方并没有“撕破脸”,甚至恶语中伤对方,说着说着就说到了亲情上。案件承办法官韩累意识到,这一家人彼此之间还是缺乏沟通,实际都不想彻底伤了亲情。
    在此情况下,韩累积极引导,让大家都把话说完、把话说清,以便双方更加了解彼此的内心感受和真实想法,也便于找到案件的争议焦点。
    涉及房屋分配和拆迁补偿款分配两个问题,随着庭审推进,韩累决定先解决房屋分配问题。眼看甲2并非完全至亲情于不顾,韩累便也从维系亲情着力,多次复述两位老人如何把他含辛茹苦养育成人的艰辛历程,以及兄妹间的骨肉亲情。最终,双方同意4套房屋中两套归甲2所有,老两口一套,甲3一套。
    说到拆迁补偿款,双方始终争议较大。本着彻底化解矛盾的执着追求,避免一纸判决将这一家人的亲情彻底打碎,韩累决定休庭。
账清理更清,亲情挽回了
    休庭期间,韩累团队复盘案件审理过程,深入分析双方的核心纷争。由于甲3身患疾病,甲2觉得自己对父母操心得多付出得多,以后老人也还主要得由自己照顾,理应多分一部分拆迁补偿款。而老两口考虑到自己的养老问题和甲3的生活问题,想多放一些钱在自己跟前。确定案件的主要症结在拆迁补偿款分配上,但双方对具体金额都不完全清楚,只有先把账算清,才能实现案结事了。
    韩累带领团队法官助理霍兆玮走访相关街道,深入了解拆迁补偿标准,详细核实该户拆迁补偿款所包含项目及具体金额,调取该户拆迁补偿资料,确定符合拆迁补偿人数,精确计算甲2实际领取的拆迁补偿款金额和还未领取的金额。
    时间来到7月18日上午9时,案件第二次开庭前,经过充分准备,韩累再次组织双方进行调解。
    从家庭成员的血脉亲情,共同的生活经历,到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关心,儿子担心父母的身体健康,再到今后的生活照顾等具体事宜,韩累、霍兆玮加大亲情说服力度,试图解开双方心结。
    结合其他涉及拆迁补偿款的分家析产案件分配情况,韩累把这一家人的拆迁补偿款算得明明白白,以“背对背”的方式,分别向双方释法明理,帮助双方权衡利弊。

    在韩累、霍兆玮的不懈努力下,经多轮调解,当日13时,双方终于就拆迁补偿款分配问题谈妥了。甲2当庭履行,向甲1银行账户进行转账。韩累团队加班加点制作好《民事调解书》,也现场发给了双方。

    “我们也不会说,真是感激不尽!我们这一家算是又好了!”7月21日,老两口为表达谢意,向韩累团队送来一面写着“调解有方化干戈,司法为民暖人心”的锦旗,说出了这句话。

    争执了多年的矛盾,如今终于重归于好,横亘在双方心头的坚冰得以消融,积郁多年的心结也已打开。案件成功调解,获得双方当事人的理解支持和认可,取得了良好的办案效果和社会效果。充溢在法院里浓浓的亲情,让人心底升起一阵暖意。
    “这类亲属间的家事纠纷是亲情与生活现实的碰撞,一纸判决容易,弥合亲情裂痕却难,因此不能简单一判了之,必须慎之又慎。为当事人往前多考虑一步,作为法官,这是我应该做的。”韩累如是说。

责任编辑:jgdw    


关闭窗口

您是第 11113412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