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案件发生率及分布情况
2023年1至6月,湖滨区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3579件,其中民事案件3274件,占比91.48%;审结各类案件3474件,其中民事案件3169件,占比91.22%。
在新收的案件中,主要分布情况如下:
在新收的民事案件中,案由占比较高的如下:
二、民事案件分布的特点
(一)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数占比最大,从2023年1月1日至6月底受理案件情况看,民间借贷纠纷案件高达377件,占民事案件的11.51%。受民间融资需求的影响,借贷关系更为频繁,借贷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基于信任产生的民间借贷关系,最后又出于无力偿还导致诉讼。民间借贷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借款人的投资行为受经济环境影响较大、资金链断裂风险不断上升导致的借款人偿还能力丧失,另外出借人对借款人的偿还能力审查不严,未要求提供人或物的担保,借款人还款无法保证,借款文书不规范,通过其他人转借等原因也导致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数量居高不下。
(二)离婚纠纷案件数也在增长。从2023年1月1日至6月底受理案件情况看,离婚纠纷案件362件,占民事案件的11.06%。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变得更为多样,夫妻之间的忍耐力也在大幅降低,导致夫妻矛盾重重。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外出工作,使得女性在经济上更为独立,她们的婚姻家庭观念也随之弱化,这无疑也加大了夫妻双方离婚的风险和可能,进而导致离婚率的提高。
(三)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增幅较为快速。主要矛盾焦点是物业费问题以及少数物业管理企业管理不规范,使该行业处于比较被动的局面。一些物业管理企业素质不高,缺乏现代化物业管理技能,日常工作不能按合同、制度办事,工作方法简单,态度生硬,使一些本可以协商解决的矛盾激化。
(四)买卖合同新收案件数持续上升。截止今年6月底,买卖合同类案件收案224件。从争议焦点来看,多为复合型诉求。从买方的角度来看,其主要诉求集中在因质量问题要求返还货款、赔偿损失,同时并要求解除合同、返还定金、十倍赔偿、赔偿双倍定金、支付违约金等多种诉求,形成复合型诉求。卖方的主要诉求为支付货款、支付逾期付款违约金等,其根本诉求还是为请求买方支付货款。
三、加强综治管理的建议
(一)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升基层法治水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全社会法治意识,营造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传播法治声音、弘扬法治精神为目标,将法治宣传“触角”延伸到基层社会治理“末梢”。推进多层次多领域普法及依法治理,构建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法治秩序。
(二)提高司法为民工作效率。司法公正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如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一是多渠道解决纠纷,重视诉前调解的力度,实现纠纷立刻化解。二是立案登记高效率。做到当天接收材料、当天审查、当天立案。三是送达文书不过周。创新送达方式,探索建立电话送达、微信送达、短信送达等多种送达方式。
(三)加大公开告知力度。一是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审判流程进行网上公开,提高司法的公开透明度。二是针对诉讼当事人不熟悉的诉讼流程,业务部门根据案件性质分别制定相依的诉讼指引,普及诉讼常识。三是做好接谈释法,明法析理。由审判长、庭长、主管院领导逐级对败诉当事人进行释法明理,减少对立情绪,努力让当事人打一个明白的官司。
(四)完善失信惩戒公示力度。构建联合信用惩戒系统,有效震慑失信被执行人。加强与社会征信体系对接,与国家发改委等单位开展联合惩戒,对失信被执行人担任特定职务以及出行、购房、投资招标等进行限制,让失信被执行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