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付卡消费新方法
你get了吗
在美容店充值5380元送2000元
你心动了吗
老板“跑路”
充值卡上余额怎么退
三门峡市湖滨区人民法院
近日就以小额诉讼程序
审结了这样一起服务合同纠纷
通过该案向消费者普及如何通过法律途径
破解“充值易,退款难”的生活难题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案情简介
2019年,焦某注册成立某美容店,经营者以充值赠送金额的方式吸引消费者。2021年,王某作通过预付方式在该美容店充值了5380元,赠金2000元。之后,经营者在消费者未消费完毕前停止经营并注销字号,引发纠纷,王某诉至法院。由于双方之间并未明确约定赠送金额扣费方式、顺序以及退款计算方式,审理中,双方就应退还多少金额以及赠送金额是否应予以退还产生争议。
法庭对簿
原告认为,当时充值5380元,赠送2000元,可以视同让消费者享受0.729的折扣,应按照此折扣比例同步计算实际消费和未消费金额。
被告辩称,如果客户要求先消费赠金,就先从赠金中扣除消费金额,如没有特殊要求,即先从卡金中扣除,扣完之后再扣除赠金。
法院判决
湖滨区法院审理后,依法判决支持了原告要求退还尚未消费部分的预付金的诉讼请求,并按照赠送金额与实际充值金额按比例同步消费计算应退还的赠送金额,判令被告退还原告2353.2元。
法官说法
经营者以充值赠送金额的方式吸引消费者,消费者通过预付方式充值后,经营者在消费者未消费完毕前停止经营并注销字号,属于在履行期届满前以自己的行为明确表示不履行主要债务,属于根本违约。经营者应退还消费者未消费的预付款。若双方未能明确约定赠送金额扣费方式、顺序以及退款计算方式,充值金额与赠送金额应视为按比例同步消费。因充值而赠送的金额,也应按照实际消费比例予以退还。正确处理因赠送金额这一消费优惠活动引发的纠纷,可以对经营者起到监管作用,通过司法规范预付消费行为,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法官提醒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在美容、健身、餐饮等服务性行业的消费需求也日益增长。该部分领域的经营者往往采用预付式消费+赠送金额的方式吸引顾客。预付式消费的合同订立为口头约定多,书面约定较少,消费者难以发现其中隐含的消费陷阱。消费者在享受优惠活动的同时,也常常遭遇消费陷阱、店铺倒闭、老板跑路的情况。消费者仅持有经营者发放的预付卡或会员卡,一旦产生争议,往往会在“经营者涉及虚假宣传或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不符合双方约定”方面举证困难。
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财产损失,提醒消费者消费充值应注意以下几点:
1.面对新开的规模小的商家,尽量不充值或小额充值;
2.过年前、节假日期间尽量不要大额充值;
3.充值前用手机拍下商家营业执照(清楚商家是谁);
4.有书面协议的,应要求商家印章内容与营业执照名称一致(以防维权时相互推脱);
5.要求收款账户是商家或经营者账户(要求商家退款的重要证据);
6.保存好卡内余额信息(商家违约证据)。
遇到充值后商家“跑路了”情况,消费者可以向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投诉举报寻求帮助,也可申请调取店家登记的工商信息和个人信息后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维护自己合法权利。涉及金额较大,涉嫌诈骗的,可以向公安机关控告要求立案侦查。